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水就像一面镜子,反射出生命的光彩。
水是生命之源,河流是人类的母亲。
玉带似的澧水河,滑着轻快而优美的舞步,一路欢腾,一路高歌,滔滔东去,绵延百里,犹如母亲温暧的臂弯,倍加呵护,滋润着誉为江南“吐鲁番”这颗闪烁光芒的明珠。
光阴荏苒,时间的长河流进了新世纪的2011年。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响彻广袤的田野山乡。有着92万人口的澧县,乘着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强劲东风,水利事业又一次浪奔涛涌、风帆再起,步入了“十二五” 发展的新时代。
【出片名:枕云卧水看禹魂——澧县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巡礼】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河上溯,把目光定格在新中国成立之初,60多年以来,澧县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水利事业建设,建成了强大的防汛、抗旱、排涝、供水四大水利工程体系。新建水库112座,为有效拦截暴雨山洪、减轻湖区防洪压力提供了保障。全县建成蓄水设施3.02万处,可蓄水5.04亿立方米,抗旱灌溉渠道3100公里,有效灌溉面积达88.95万亩,其中澧阳平原、洈水、山门太青三大灌区灌溉受益21个乡镇、面积52万亩;全县兴建排灌机埠308处479台,装机容量50347千瓦,排渍渠道2400公里,排涝面积64.21万亩。黄沙湾、观音港大型排区泵站改造后,机埠扬程普遍提高1米以上;县城区防洪圈综合治理,新建了群星机埠、珍珠机埠,改造了大西门电排,对城区主排渠实行清淤护砌,排涝能力大大提高。
这其间,澧县水利人包含着太多对澧水的爱!凝聚着太多对水利事业的情!
岁月轮回,回首“十一五”5年的风雨历程,澧县水利人的奋斗与拼搏,走过了一轮辉煌的发展时期。到2010底,全县累计投入水利事业建设工程资金8.7亿元,如火如荼、蒸蒸日上的水利建设,澧县的水利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防汛抗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。先后高质量完成了国家投资项目八大重点工程。西官垸分洪闸工程大泽千秋;涔河、澧水、松滋河水利灭螺工程项目与人民身体健康紧紧相连;澧南垸、西官垸堤防应急工程印证了澧县解决治水的“拐点”;澧水之畔要真正成为“大粮仓”,必须一手抓水库工程治理、一手抓生态治理。因此,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尤其重要。5年来,澧县先后完成了王家厂大型水库,赵家峪、盐井、太青水库3座中型水库及6座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,澧县粮食的隐忧变成了粮仓的未来;环境、质量、进度、安全,在澧县大型排区泵站改造工程建设中,被称为“八字方针”。无论是水利部门,还是项目法人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,一直紧紧扣住这“八字方针”不放松,狠抓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。先后完成了黄沙湾、观音港两个大型排区9处泵站更新改造。